課題的選擇及研究假設的形成,決定著課題研究的內容。
要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,首先是要弄清所選的課題要研究些什么內容?研究內容確定了,研究方法也就容易確定了。研究內容實際上就是將研究假設所提出的問題進一步細化,使我們對假設有一個更可操作性和比較具體的研究問題方向。如“分層遞進教學研究與實踐”這一課題,根據它的假設,我們可以進一步細化為7個比較具體問題加以研究:
① 建立分層方法和措施,使之與學生學習效果形成最佳結構;
② 探索分層遞進教學和分層學習指導的模式,使之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形成最佳結合點;
③ 探索將學生學習差異資源轉化為學習動力的可能性;
④ 檢驗分層遞進教學與學生能力形成的顯著性;
⑤ 分層遞進教學對學生個性發展的作用;
⑥ 分層遞進教學與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形成的顯著性檢驗;
⑦ 構建分層評價體系,使教學符合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要求。又如,課題“優化課堂教學結構,提高教學質量--課堂教學的時間、材料結構的研究”,它的研究假設是:“通過對授課時間系統和教學材料系統的整體性設計優化,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”。
在這個假設下,可以進一步地把問題細化為:
① 根據階段教學材料的內容特點和性質,如何設計課堂教學時間,使之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生理需要,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;
② 根據階段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性質,設計教學的信息量,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高。對這兩個問題還可以更進一步的細化。
研究的問題明確后,就可以選擇具體的研究方法了。
如上面提到的課題:“分層遞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”可以采用:
① 用調查研究法對有關問題的數據資料的收集;
② 用實驗研究法對投放的自變量所引起的效果進行研究;
③ 用測驗研究法對教學效果的數據資料進行收集;
④ 用比較研究法對研究對象在實驗前后的結果進行比較研究。 |